事實上,遺囑作為法律框架內財富傳承最基本的工具,憑藉手續簡便、成本較低的特點,在高凈值人群中的接受度相對更高一些。
2019年8月25日傍晚,德國南部羅森海姆,一位老人在一家餐廳用餐時突然昏倒。
很快,這位老人撒手人寰的消息通過媒體散播到世界各地:「大眾全球汽車帝國締造者」費迪南德·皮耶希(Ferdinand Piech)離世,享年82歲。
作為大眾汽車集團前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,同時又是保時捷和皮耶希家族的重要成員之一,皮耶希生前無疑攬獲巨額財富。
《財富》雜誌曾預估,皮耶希名下的資產或高達11億歐元。
正如皮耶希最後一任妻子烏蘇拉·皮耶希(Ursula Piech) 在聲明中所言,皮耶希的離開「突然且意外」。他不僅留下了巨額財富,還留下4位遺孀和13個子女。
彼時,就有好事者曾斷言,皮耶希家族將因巨額遺產掀起一場「廝殺」,儘管烏蘇拉表示皮耶希生前對遺產處置「早有安排」。
一年後的今天,果真如此,4位遺孀和13名子女為遺產問題對簿公堂。那麼,像皮耶希這樣的高齡的財富王者,還有龐大的繼承者團隊,遺囑應該已經有所安排吧?如果有,遺囑怎麼失效了呢?
兩個版本的遺囑
皮耶希家族的紛爭,從一開始就顯得撲朔迷離。
按照烏蘇拉所言,皮耶希生前留有遺囑,親自安排了遺產分配,這也解釋了皮耶希家族過去一年的「風平浪靜」。然而,這平靜的表象下實則暗流涌動。
根據媒體報導,皮耶希的一個兒子發現其曾向烏蘇拉贈送1600多萬歐元,便委託律師調查遺產分配一事,由此開啟皮耶希家族遺產爭奪戰。
在之後的調查中,皮耶希子女發現更多疑點,父親的名貴手錶等收藏品不翼而飛,銀行帳單也出了問題。
更為誇張的是,皮耶希的遺囑有兩個完全不同的版本。其中一份內容詳盡,但沒有明確提到烏蘇拉,落款時間為2003年8月8日;另一份則將一半資產留給烏蘇拉,一半資產平等分配給所有子女,落款時間為2015年4月24日。彼時,皮耶希與烏蘇拉已經共同生活三十多年。
對於烏蘇拉而言,自然希望按照第二份遺囑分配遺產,但這份遺囑雖然有皮耶希本人的簽字,卻沒有寫地址,目前也沒找到現場證人。依照皮耶希生前居住國奧地利的法律,這是一份無效遺囑。
這意味著,如果不能證明第二份遺囑有效,根據奧地利的遺產繼承法,烏蘇拉只能獲得皮耶希遺產的1/3,其餘平均分配給13個子女。
面對如此巨量的財富,幾乎沒人會選擇退讓。目前,皮耶希的4位遺孀和13個子女都各自聘請了律師,準備對簿公堂。
一年的平靜過後,預料中的「廝殺」一觸即發。
失效的遺囑
富豪們的殿堂,從來不缺遺產爭奪的戲碼,家族成員輕則心生嫌隙,重則反目成仇。比如韓國三星集團千億遺產爭奪案、中國香港龔如心世紀遺產爭奪案等,家族成員最終都「因財生恨」,反目成仇。
在殘酷的現實面前,對於那些身家動輒成百上千億的超級富豪而言,想要順利傳承巨量財富,並保障家族成員間的和睦,不得不未雨綢繆,提早立一份遺囑或許是他們的優先選項。
但遺囑有時候也不是那麼有效。以霍英東家族為例,早在1978年,55歲的中國香港著名實業家霍英東就立下遺囑,其去世20年內遺產不可分配,並指定妹妹霍慕勤、妹夫蔡源霖和兒子霍震寰、霍震宇共同擔任遺產執行人。看似完美的遺囑,依舊未能避免日後家族的遺產爭奪戰。
2006年,霍英東離世。僅僅5年多后,共同擔任遺產執行人的兩個兒子便開始相互指責。2011年底,霍震宇將哥哥霍震寰、姑姑霍慕勤等16個家族成員告上法庭。值得慶幸的是,兄弟二人在對簿公堂前達成了庭外和解。
需要注意的是,在這場風波中,霍英東的遺囑顯得有些「脆弱」,甚至瀕臨失效。這難免讓人對遺囑的效用產生懷疑。
有財富管理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,遺產糾紛是近年來的熱點領域之一,但在國人的傳統觀念中,提前立遺囑是個很避諱的話題。
盈科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、盈科全國家族信託中心主任李魏律師認為,避免爭產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提前分配,但是大部分被繼承人都不願意這樣做,因為擔心在生前最後的日子裏手中如果沒有足夠的財產,可能無法保持權威與地位;另一種有效的方式就是提前作傳承規劃安排。
事實上,遺囑作為法律框架內財富傳承最基本的工具,憑藉手續簡便、成本較低的特點,在高凈值人群中的接受度相對更高一些。
「立遺囑本身是一件很嚴謹的事情,需要滿足形式要件,另外還要防範各種可能影響遺囑效力的情況,比如立遺囑時的行為能力、是不是真實意思表示、處分的財產是不是存在權屬糾紛等;另外一方面,社會生活也確實比較複雜,比如基於婚外情的贈與、非婚生子的繼承等,對遺產範圍和繼承人範圍都會造成很大影響。」談到遺囑有效性的問題,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律師陳婷婷對記者表示。
日前,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的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》(下稱「《民法典》」)設立了遺產管理人制度,明確了遺產分割前的清償順序,以及債務、稅款優於遺產分割和遺贈等。
但陳婷婷認為,遺囑的執行制度還需要進一步完善。「儘管《民法典》已經設立了遺產管理人制度,但是與之相配套的遺產清點、追回、析產也很複雜,涉及各種法律關係,配套的諸如家族信託制度在國內還處於起步階段,這些都會影響財富在代際之間的傳承。」
對於一般高凈值人士而言,李魏建議,首先要有提前計劃、預防糾紛的意識,其次就是選擇合適的傳承方式,最後就是馬上落地安排,不要等到意外發生時才追悔莫及。
文章來源:https://news.sina.com.tw/article/20200924/36425656.html